那天有朋友要回台灣,大夥一致的反應就是:「哇,好好喔,有好多吃的喔!」「妳又可以去逛夜市了!」「我也好想吃小火鍋...」
不約而同的。吃。變成了回台灣的首要任務。不過心裡曉得的,在那充滿忙碌的小吃任務表面下,蘊藏的其實是,一種更深的涵義。
媽,我們一起去市場買那個我最愛的素食壽司吧。順便買肉圓。
弟,不要一直吃炸雞排...不過順便幫我買一個啦!還有豬血糕!
好友們,那個早餐店夾肉排的蛋餅,我好想吃喔,不知道還在嗎?
xxx,妳記得那家涮涮鍋的冬天,我們總得在門口排隊嗎。
ooo,50嵐的奶茶太甜啦,不知道現在有出新口味嗎?
如果今天,回台灣時,總是一個人去巷口買美而美的早餐,一個人回家坐在一個人的桌子上,一個人慢慢的走路回家,一個人去外面買午餐,一個人去逛街、一個人去買晚餐...。就這樣過完了一天,那麼,我們還會那麼想念台灣嗎?
我們想念台灣的方便跟到處有美食,為了就是能夠一起填滿肚子裡跟心裡的空虛。不僅僅是那陪伴著我們長大的食物令我們苦苦思念,有更多的,是想念那一起分享的身旁的人。
有人說人終究是孤獨的,從B到D就是我們的人生寫照:Birth to Death。然而我卻不甚苟同。這樣的結果論實在太輕易抹煞了人生中很多珍貴的片段,以及一起分享的時刻。是的,我們的家人、愛人、好友,都有屬於她們自己的生命歷程跟人生,各自獨立無法介入。不過她們之所以是我們的家人、朋友、愛人,不就是因為我們彼此的生命,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、億萬分之ㄧ的機率下,有了交集。放遠眼光來看,這個古老巨大的地球,在宇宙中已經存在了幾十億年,沒有了太陽不斷的給予能量,地球就不會存在;沒有月球剛剛好留在地球身邊,很多動植物跟潮汐將死去不復在。少了一點點,地球上就不會有生命,就不會有人類,也或許有,卻完全是另外一種生命型態。可是就這樣剛好,人類演化了,一步一步的,即使在地球的歷史上我們人類微不足道,我們終究生存了下來,並成為這地球上為數龐大的種類。一顆不大不小的頭、兩個眼睛、一張嘴、四肢、微妙而精細的人體,構成了一個個人類。幾十億的人類,就這樣分佈了地球。根據世界人會資料顯示,西元1800年地球人口有10億人,1930有20億,1960年已經成長到30億,1974年40億,1987年50億,1999年時已然60億大關。十根手指頭的單位,是多麼驚人而龐大的數據,而我們,一輩子認識的人,會有幾百人?這其中的比率,是比0.000001都還小的。
而我們,就這樣,相遇了。
就如同在銀河系中,相距幾億光年的星星們,要耗費幾億年的時間才有可能相遇撞擊出火花?那霎那間的美麗,是如何的值得等待。
回過頭,抱一抱家人,朋友,愛人。牽著他們的手,挽著他們的手臂,搭著他們的肩膀,一起去巷口吃碗麵吧。那是一個多麼難得的緣分呢。